三亚海豚游艇俱乐部
三亚游艇租赁三亚旅游攻略指南:2018春节怎么玩?这篇攻略一定要认真看!
发表时间:2018-01-14     阅读次数:573

感受儋州文化,认识千年古郡。

她们是最开朗最热爱生活的一群人。

每逢过节,人山人海。

手拉手拉,讲述的是故事。

什么是儋州调声普及:
儋州调声是仅流传于海南省儋州一地并具有独特地域风格的传统民间歌曲,用儋州方言演唱,节奏明快,旋律优美,感情热烈,可歌可舞,被誉为"南国艺苑奇葩"。儋州调声主要特色是男女集体对唱,把唱歌与舞蹈融为一体,是中国民间文化优秀遗产。
2006年5月20日,儋州调声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渊源
儋州调声产生于西汉时期,发源于儋州市北部沿海洋浦特区、三都、峨蔓、木棠、兰训、松林、光村一带。是一种以儋州方言演唱,体裁近似民间小调的传统民间歌曲。调声的内容以表达爱情、幸福生活为主,以曲调优美和群体娱乐的特点流传于儋州、三亚、昌江、白沙、东方等地。由此,儋州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1]
唱调声没有固定的场合和时间,在农闲时节、逢年过节,在山坡野地、乡镇集市都可进行,主要是青年男女互相以歌抒情,农历八月十五唱调声尤为盛行。
"儋州自古称歌海,山歌催得百花开;人人都是山歌手,山山水水是歌台。"地处海南岛西北部的儋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汉武帝元封元年建置以来,已有2000多年历史。特别是北宋一代文宗苏东坡曾谪居此地,弘扬文教,使儋州自古就有"诗乡歌海"之称。
儋州调声是从儋州民歌活动中演变过来的。它最初产生在西汉时期,发源于儋州北部洋浦特区、三都、峨蔓、木棠、兰训、松林、光村一带。
调声节上所唱的歌起初大都为情歌,青年男女于月明之夜或春光明媚之时,集体对歌、娱乐传情。到清末民初,调声又吸收了"学堂民歌"成分;到上世纪"五四时期",调声又出现了许多革命题材内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则成为揭露敌人、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新中国成立后,六十年代的水利建设工地上的赛歌会曾掀起儋州调声发展的第三次高潮。
儋州调声队曾赴武汉、广州、北京等地演出,在各地掀起了一阵"儋州风"。电影《椰林曲》、芭蕾舞《红色娘子军》等都引用了儋州调声旋律。调声还参加了中南六省春节联欢晚会,荣获国家级金奖、银奖。2001年,调声在南宁国际民歌节上更是大展风采,中央电视台及浙江卫视等还专门到儋州采风,将调声制作成专题节目在多家省级卫视播放。2001年,海南首次举办儋州调声节,儋州市城乡一下子涌现出278支调声队伍,近万名群众分别参加了调声表演和体育竞赛等活动。

春节快来感受,祖国南端人民节日气氛。

这场面也可能这有这里才独有。

各代表对整装待发。

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其中的活动。

年轻的姑娘们,继承了这项传统。

游客们参与其中,手拉手感受南国盛情。

平时是忙碌的身影,节日是他们放松的时刻。

 
Copyright © www.aahaitun.com 版权所有
备案号:琼ICP备17003622号-4